这两天IF Design Award结果公布,我们拿到两项IF设计奖,同时达成40%的中奖率,2倍于业界平均水平,考虑到我们团队之前并没有什么参赛经验,可以说这又是个不大不小的成功及实力证明。在这之前,我个人对动辄要交几万块服务费的设计大赛算不上感冒,因为这么高的费用门槛儿限制了很多优秀设计师的参与。同时很多人吐槽这些大赛更像是纯粹的商业活动,在我看来,是国际大赛也好,商业活动也罢,可以先放一边不谈。如果参赛获奖是目标,我们就谈如何做好这件事,怎样达成目标。我认为这其中不止是做好设计,还需要方法和路径。我们做到了,就和大伙聊聊我们的思路。
拿奖首要的一个条件是底子不能差,创意和图面效果需要80分,什么是80分很难量化,我的方法就是把历年的IF设计奖获奖产品打印出来,贴满半面墙,当把你的设计放到这些产品图片当中不觉突兀的时候,图面的80分基本就达到了,这是个笨却有效的方法。但是否这些做好就可以了?除非你的设计知名度非常之高(比如Apple系列产品),否则仅仅凭借好的设计依然不能保证获奖。原因是设计本身只是“评委评判体验”的一部分。所以我的思路是想中奖,设计是一面,另一面要把自己想象成评委,想想遇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拿到更好的中奖几率。
第一个问题是:评委有多长时间了解的你的设计?现在IF每年大约6000-7000件作品,评委人数不知,我估计是20-30人,假设作品被分为10组,每组由2-3位评委来看,粗算下来,评委每个作品的平均评审时间在30秒左右。30秒能得到多少信息不知道,但想深入了解一个设计是绝对没有可能的,这便引出了第一个参赛的的规则-你有很多话可以讲一个完美的设计理念,但这里最好只用一句话,因为没有时间。在评委仅有的几十秒(实际可能是几秒)中让他了解到你的设计是什么,解决了什么新问题/做了哪些设计突破/对人和世界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能用图说明的,不要用文字,能用一句说明的不要用两句,一旦你舍不得丢下细节,非要用10句解释清你完美的设计,结果很可能是你讲得很好,但没有人看。
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假设你是评委,你要了解自己一般不是第一次来做评委了,有什么创意和表现形式是自己没见过的?不多。 那面前摆了一件创意、造型有其他产品影子的设计如何评价?显然印象分大减。做好的关键就是要保证一定的差异度。使你的提案能相对显著区别于大众产品或过往的创意。这个差异化的思路和大众产品的差异化有很多不同。大众产品要考虑诸多成本因素,而且往往是逐渐迭代的,微创新的差异化,步子不会迈太大。而就比赛而言,这些限制是不存在的,往往需要在差异化上更大胆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历年国际大奖的产品在商业上成功案例不多)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先放下市场化的考虑,更多的强调差异会事半功倍。
第三个是额外的加分项,设计有创意,说的仍是功能层面的创新,在这个基础上加入背景故事,做到使人们有反思,有共鸣,设计便上了一个层次。比如我们的Medicine Card,背景故事便是在当前中国平均医疗条件不佳的状况下,为了解决大众在携带服用急救药物时遇到的问题。这个故事在评委们的头脑中是很容易成形的,透过图面可以被强化成形象的活生生的场景,甚至充满了人道主义关怀,这就就给了产品一个更充分的获奖理由。
总结下来,我头脑中大赛获奖模型的样子是这个样子:
方法终究是方法,有启发作参考就好,毕竟——理论毋须多说,实干方出真知,自己去试才知道。
By Gao 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