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Back

今年IXDC的一点体会

2010年,我们在广州美术学院几个凌乱的小教室里作为IXDC的第一批嘉宾给一群懵懵懂懂的听众讲设计,与其说是演讲,从环境和内容看更像是上课。从中途个别的听众提问的内容看,我怀疑有些是被临时拉过来以免会场过于冷清,帮我们充场面的学生。这就是我对IXDC第一次会议的惨淡的印象了。如果有什么事儿可以形容翻天覆地,那就是你了解过这个背景后,今年再去下IxDC,给你的震撼。今年比较特殊的原因再次参加了,首先就是上面这个感慨,其次,嘉宾专业了,听众也专业了,去听了几场演讲,也说说我的体会。

设计依然很难评价

毕业的时候对文学硕士这个学历耿耿于怀了很长时间,因为我向来标榜自己的理性和理工背景。这次会议之后我自己也认了。不愿意承认,但设计总体上是一个文学的分支。因为很难理性的评价其好坏。假想我们参加的是一个黑客大会,谁用最短时间找到漏洞,黑掉系统谁便是赢家, 评判标准清晰且能得到公认。而体验设计找不到这个绝对标准,一个设计的好坏可以有多角度的解读,不管评价是好是坏听上去都可以有道理,你把观点针锋相对的两拨人放一起,可以撕上很长时间,场面就像辩论赛一样,最终也符合辩论赛的一贯结果,随便选一个自己都不会错,甚至有人觉得还赚了场热闹看。虽然大会每年都讲设计标准,评价体系,如何量化等等,但对设计价值的判断依然没有一个行业认可的说法存在。

想做好一场演讲,门道热闹都得有

我参加的其中一场讲座嘉宾是前任google[x]设计师,现Uber设计专家MaxMa,不说质量,从结果看参与人员爆满,会场氛围不错,会后讨论也很多。这个意义上说是很不错的一场。考虑到去听讲座的人事先便熟知嘉宾的不多,所以我认为人员爆满主要源自公司背景的吸引,又是google,又是Uber,所以平台很重要。会场气氛不错主要还是内容挺有意思。这里首先是有热闹可看,谷歌无人车,和Project loon。无人车讲到上路测试遇到老太太追鸭子,图像识别去预判行人和车辆的运动轨迹,都很fancy。其实这些对我没有吸引力,原因在于内容早些时候已经在网易公开课上看过了 点击链接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很新鲜。Project loon,热气球部署高速网络的项目。讲到利用平流层的风向,通过热气球内的小气球气压调整整个气球的高度变化,达到精准导航的技术,很酷。但这之中唯一的问题就是——和设计毫无相关,但同时不能否认大家都睁大眼睛听着,这就是有“热闹”可看的重要性。在这之后,讲到google[x] 的设计方法,叫做设计冲刺。 8分钟8个idea,团队投票筛选,一个人来呈现,我也全程投入参与了一轮。附上8分钟草图。

FullSizeRender

很烧脑,但空前高效。以至于我回来之后还带着UXDteam做了一场。效果不错。我想这是能学到且有实践意义的“门道”的部分。总体上虽然吐槽了设计比重偏少的问题,但整场而言,欣赏这个内容的设置和布局。

关于做事方式的启发

成功的人,必定有成就自己的习惯,设计师也不例外。这次MaxMa提到自己一贯的做事方法,颇有启发。记下来的有这么几点:

1. 每天两小时隔离自己,谁都找不到,除去一个紧急号码(特定亲人的)一律屏蔽,只做一件事。这两个小时不多,但它带来的思维的专注,和习惯保持带来的积累效应是惊人的,这是他个人成功的重要保障。

2. 懂得花钱买时间。有的人很会省钱,但是很少计算因为省下钱而浪费的时间以及这个时间给自己带来的升值。不能只算计当下,而要计算未来。

3. 锻炼自己成为T型设计师,硅谷对人才的要求常常是这样,一专多能。在一个方面做到专家很多时候是够用的,但是创新型人才对交叉背景及熟知上下游工作的要求会更高,这也是google[x]这个创新部门的在人才选择上的初衷。

最后,碰到了很多老同学,老同事,特别开心!

more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