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Back

“职业化”-工作中的是非判断与合理应对

2009年毕业之后,我陆陆续续在几家公司工作过,在开始工作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自己从没有认真关注过“职业化”这个词。我一度认为只要自己的专业能力到位,工作中自然可以顺风顺水,所谓职场中的挑战和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

然而现实远没有这么轻松,我们日常面临的困难往往不是因为专业能力达不到,反而是一些摸棱两可,让人纠结的工作决策: 对一个三天能做完,一周能做满意的项目,老板说到“这个项目挺重要,我期望两天内完成” ,假设你已经认真评估过了时间,两天加班也无法做到满意,那么你将怎么回复呢?我想不外乎三种:A.一口接受,加班做完——显然要委屈自己花费额外时间,同时时间仓促多少会影响质量,做完了但品质可能被挑战;B.博弈,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和条件——过程比较耗费心力,‘度’把握不好不光时间争取不了还影响上级对你的看法;C.拒绝时间安排,表明自己认定的时间评估——给人坚定有底气的回复没什么错,但长此以往大家可能对你的沟通能力,工作态度产生疑问。

这些抉择偶尔出现不会成为什么困挠,难就难在仿佛他们时刻在发生:安排一个我认为不靠谱的团队来合作,接受?博弈?拒绝?职责分配不合理,明明适合另一个同事,而安排给我了,接受?提醒?拒绝?… … 工作中仿佛充满了这样的两难问题,对于大多数人,结果常常是“不管如何选择,过程都很痛苦”

我们以自信的专业能力投入到工作当中,但万万没想到没想到,技术问题设计问题没难倒我们,琐事却使得工作举步维艰。 所以如何将自己从这样的痛苦中解救出来,这便使我意识到要认真思考“职业化”的意义。怎么解释职业化我没想到好的方式,但什么是“不职业”,例子却比比皆是。在我们的团队里,往往能看到两类人,比如我说:“你这个项目delay了呀,是不是得加班做一下?”,大伙的典型的反应是:

第一种反应是本能的推卸责任和逃避——“小孩子模式”。第二种刚好相反,不分青红皂白先把责任揽过来,责任心泛滥承诺过度。一些业绩比较优秀团队成员往往是这样,我叫他“好学生模式”。我认为不管哪种,都谈不上“职业”,对于个人来说,不管按照哪种模式来回应,都无法逃脱下一步痛苦纠结的感受。

痛苦+反思=进步,当我们心里翻江倒海:接受or博弈or拒绝,就回思考导致痛苦纠结的终极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是“对是非判断的不清晰”。当我不能明确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决策,陷入痛苦纠结逃避。而当我明确对错时,我就不在痛苦纠结了,因为此时每一个选择都是清晰的:我选“接受”——因为内心认定delay责任在我,加班是我应付的责任,安心接受安心加班;我选“博弈”——内心认定博弈有利于达成双方诉求,因此愿意承担博弈所需的心力的付出,安心准备辩论;我选择“拒绝”——因为我认定责任不在我,不应盲目承当,我愿意为此摆事实讲道理,甚至承受被人误会的结果。

当我们有了清晰的是非判断能力,即使挑战困难仍在,我们可以从容,坚定的应对这些困难,坦然的接受可能的结果,也因此不再痛苦纠结,“职业化”的路也迈出了一大步。

当然是非判断不是一天练成的,需要自信成熟的个人原则,加上实践和总结。下面几个真实案例也许助于思考:

我个人选择A,从承担责任角度,双方都有责任,需求方没有按照最初计划完成项目目标导致计划更改,而执行方最初没有制定在项目出现问题时的变通计划。从承诺就要兑现的角度,兑现会导致额外的付出,但是承诺能保证个人团队的信誉,而信誉是职场中个人最重要的资本。综合以上两个原则,最终选择为兑现承诺,并吸取教训在下次计划制定中,考虑额外的限定。

在这个案例中我选择了不接受。原因在于我认为在责任角度,应负的是一个轻微责任,且我愿意负责。但直接买单我是不接受的,并给出了详实的证据:1.符合公司的统一指挥和规范,2.未从中获益。从处理结果上也是利于我们的:未追究责任。

人员优化往往是职场中最难的问题之一,在这类案例中不同的管理者往往不好把握和上级的沟通策略。最常见的执行派往往直接选择接受,团队受损。在这里我选择了C博弈,当然这个过程也是艰难的,要提前做功课,态度把握也要恰当。摆出相应的事实和道理,我认为和老板关系最合理的原则是“敢于谏言,服从大局”

是非判断不光是经验积累得来的,更来自于对价值的判断和做事原则。正如上面的推导,只有当我们有了自信坚定的个人原则,才能形成清晰的是非判断标准,进而做出决策从容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及进化,“职业化”便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more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