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Back

武汉大学演讲实录—如何在企业中做好创新设计

好,谢谢大家!让大家久等了。今天上午和下午听了一整天的毕业答辩,当时是这样,大家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各种挑战。现在呢,反过来了,变成我在上面讲,大家提问。这让我我深深感受到,出来混早晚要还的,是吧,我们挑战了半天大家,一会儿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挑战的可以随时问我。

正式开始之前,按照惯例我应该做一个自我介绍,但是我觉得门口的海报做得已经很好了,上面写的很全,如果大家有想什么了解的,可以看看海报就可以。大家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博客,gaoge.me。我会不定期的更新一些知识,大家有兴趣可以翻翻。非常荣幸穆勤远老师邀请我过来,他是我的同学,在学校期间我非常敬佩他的设计和教授水平,在这个意义上,我也为大家有这样的老师感到幸运和高兴。

我们正式进入主题。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在企业中做好创新设计。最开始为什么要给大家定这个主题呢?我在快毕业的时候,我想的就是这个事儿。我在学校里面学了半天,我在想哪天我要工作了,在企业里面做创新设计是什么样子。所以呢,我在企业干了几年,有一点点小的体会和大家分享,希望如果有同样疑问的同学,可以有一些启发的。

结构上面非常简单,我们的角色定位——其实是说设计师的角色定位在企业里面。 我们做了什么——我们给大家讲讲之前的一些工作和我们的方向。我们怎么做的——其实是一些方法和设计思维,还有我们学到了什么。意思就是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建议吧,在工作当中的。

因为我是联想过来的嘛,我自己觉得至少在联想这个企业里面,设计还是有非常高的地位的。首先联想有自己的设计副总裁和品牌副总裁,其实他们都是很高的决策层。这是设计,在企业里面作为主要决策人这么一个作用。第二点,设计也能够成为企业品牌的驱动力。比如说08年奥运会的火炬设计就是联想创新设计团队做的,它虽然不是自己的主营业务,因为主营业务是电脑,但是它在侧面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品牌。可能你们都不知道。是吧。当然最重要的是设计是驱动创新产品的关键动力,比如说现在联想卖的很好的YOGA笔记本,它是360度旋转的笔记本,卖的很好,能够成为单独的品类,它本身也是设计驱动的。所以这是设计的作用。

从典型的设计组织来说,比如说我们这个组织,我们是联想研究院的设计平台,负责整个联想研究院的所有创新产品设计。它在一个5万、6万人的大企业里面大体上是这样,联想五六万人,下面有他的研发中心大概一千人,再下面有一个创新平台,我们在创新平台之下。大家以后去的企业绝大部分,差不多就是这样,设计组应该跟在一个BU下面,为整个平台服务。那我们干什么?我们的目标是把前沿的科技转化成用户可以感知的产品,就是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自己在那里吹牛嘛说我们是小team,但是有非常大的责任。

这是我们设计团队的成员,我们大约有20个人吧,有各种各样的专业,一般是交互、视觉、动效和其他的。很多人就问,诶,你这个图到底怎么回事,好像大家都在睡觉,这个什么意思呢?其实是这样的,我们当时大家拍照片,随便拍的,爱怎么拍就怎么拍,让大家觉得好看,就拍完了。为什么拍成这样,其实也没什么意义,但是我们后来想着,我们给这个照片起的名字叫做I have a dream“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这本来是睡觉的照片,你就给它包装成大家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都在做梦。我觉得这也是设计的力量,你可以把一个本来可能没有意思的东西,通过一些设计的方法把它变成有意思,这不是正事,但也是我们做的一件事儿。

我们服务的大组织是创新中心,就是研究院。所以你要想组织一个有创新能力的团队,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你的团队的成员是需要有交叉背景的。所以我们团队成员背景还是比较多,不光是设计,用户研究,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我觉得非常交叉的团队组合才可以做更好的创新,这是我们的想法。联想还是一个相对国际化的企业,每年我们都有像斯坦福和哈弗的实习生到我们团队实习。今年应该没有哈佛的,今年6、7月份会有斯坦福的实习生。另外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和穆勤远老师联系,莫老师推荐的我们会优先考虑。一定优先考虑,我来的时候我们老板都说你不能白去吧,搞两个实习生过来。这个是吹牛的部分,但是事实我们是一个比较低调的设计团队。

我们的主要方向,就是这些比较前沿的科技了。看到联想的产品我们都不做,我们做的都是你看不到的。现在比如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都是我们的方向。这些方向很新,它做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它各有利弊,它成功的概率会是比较低,因为你做创新的东西风险就是很大,大家应该都能理解。

这是一个小的视频,这是我们做过的一些产品,比如联想第一块智能手表,这个是智能镜子,这是真实的产品,只不过你在大街上买不到而已,但都已经做出来了。这个片子是我们自己拍的,就是在北京的长城脚下公社自己找了一个模特,找了一个导演。云和大数据,其实它主要偏重于后台的设计。主要是一些界面类的设计。包括后面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都已经做出来了,如果大家知道的创新产品比较多,这是国外NEST的翻版,世界最小的血压手表。大体上我们做过的一些东西,其实范围真的很广或者很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云、大数据,包括今年的AI。

这块我就不详细讲了,反正就是一些我们做过的设计,这是我们做的用户手环,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可弯曲屏幕的手机,这个是手表变手机,这个是手机变PAD,大家看到应该可以理解,然后就是魔镜。虽然这些产品买不到,我们每年只是开发部会,今年应该是7月20号,我们会开自己的TechWorld,就像苹果每年开发布会一样,只不过我们的名气比较小,大家不知道我们每年都开一个很大的发布会。

每年我们会请来自微软的CEO,百度的CEO,英特尔的CEO,可惜大家都不知道。反正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也可以关注我微信之类的,到时候我可以发给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我那看。因为你们到我们那了,还可以自己玩一玩,但是我自己拿不出来,就那么几块。重点忘了说了,这前面放给大家的图是为了好看,放的都是那种很炫的图,但是真正做出来没有那么炫,但是我们都是做出来的,比如说这些。重点是后边这些产品都是在福布斯和BBC有非常积极正向的报道,大家也不知道,但是我们自己觉得还是很牛的。

说了半天都是我们以前做的产品,但是这些不是特别重要,正题是想给大家分享的还是这个,就是怎么做好一个创新。前面都是我们做的,但是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我能想到比较好的方式就是给大家举个例子,让大家感受一下,怎么做这个事儿。我们最常见遇到的问题是这样的,工程师跑过来了,说你看我们今天搞了一个可弯曲屏的屏幕技术,可以弯,也可以直,甚至还可以反着弯。跑到设计团队说,你看这个技术怎么用,我们觉得它可以放手腕上,我们也不知道它能干什么,但是我们觉得很酷。好,这个问题抛到我们这里来了,大家怎么做呢?有人有想法吗?如果这个问题给你了。随便说不用客气。

问:我想现实生活当中这个屏幕弯曲会怎么样,如果它弯曲的效果很好……

发言:但是现实生活当中它可能没有。

问:我是说需要用屏幕的地方。

发言:需要用屏幕的地方,然后弯曲起来看看它有没有用。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但是我们确实没有想到你这个思路。如果想到了可能按照你的思路来了。一般的标准流程,我们原则上应该按照学校教的这些方法,比如最开始用户研究,我们有一个专业的用户研究团队做这个事儿,还去了芝加哥,还有。。反正去了美国两个地方。但是有很多用户洞察也是有用的,但是有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没有那个东西,就问用户你觉得这个东西应该怎么用。用户他不知道,就像你在诺基亚的时代,你问用户你要什么手机,他不可能告诉你我要iPhone,怎么可能呢,他不知道。然后我们做了低保真的模型给他们,这个低保真模型太低保真了,以至于大家一用,它看着也不好看,就是一个壳,或者给他一张图,他完全没感觉,这样导致什么问题?用户和用户研究员本身就是有噪音的,因为他没看到实际的东西,他不知道这个好不好用,好不好看,后来他传递给用户研究员的时候就已经有噪音了。研究员从研究的地方回来再给到设计师又产生了噪音。这些噪音会导致你最后听到的这个结果可能不是用户心里感受的结果,或者用户他也不知道,就有这个问题。所以用户研究做这种全新产品的研究有点儿难度。

不用这个用哪个?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如果大家有去BAT互联网公司实习的可能会稍微熟悉一点,没关系,你可以这样干,你给他丢到市场那边去,赶紧让大家试,不好的赶紧改再让大家试。这个东西在互联网公司当然很好,因为我以前是腾讯的,他们经常用这个方法。我是软件产品,我很快,我一星期就可以做一个版本,我还可以AB test,我在湖北放一个版本,在湖南放一个版本,哪个好我用哪个,一星期换一个版本,下次我在河南和河北做。但是硬件产品就有问题了,硬件产品的问题在于他真的太贵了,我们买不起。我们盯着那个屏幕,大家看那个手表没有,我们和几个公司合作,一共就做了20多块,算出成本一块要10几万美元。倒也不是贵,就是说你这么贵只能做20块,你做了20块你只能给20个人,或者你给2次,给40个人,40个人回来的数据有什么用呢。但是腾讯不一样,腾讯就是放两个服务器,湖南放100万人,湖北放100万人,马上就知道结果,这个结果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你只放40个人,这40个人反馈的数据其实没什么意义。其实这个方法也不行。大家说设计师总算来了,你们都不行,设计师头脑风暴怎么样?可以。所以事实上的情况,我们可以做头脑风暴,

然后像这个是我们自己的头脑风暴流程,它不是标准的,是我们自己做的,其实是我们团队自己做的,根据创新产品的特点,其实加了很多。大家说你字怎么这么小,因为我们想进的不是这个方法,这个大家可以用,大家也在用,但是我们想讲的不是这个。为什么呢?我给大家说的是用标准的设计流程帮助你的是什么?帮助你的是怎么做这种设计,你根据这个流程,你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头脑风暴,可以得出一个60分的结果,没有问题,只要严格标准按照这个做。但是它只解决了设计过程怎么做的问题,但是我们认为比设计过程中怎么做还要再往前的是你怎么想,是你怎么切入这个事儿。如果只是头脑风暴,我今天给大家一个题目,大家头脑风暴去吧,得出一个结果就完了。但是我觉得这个不是特别优秀的设计师和特别优秀的设计团队应该做的事儿。在这个标准设计流程之前,更重要的就是设计思维。

今天给大家讲的主要是后边的这部分。创新产品的一个设计思维的方法。这个我们叫做从核心差异到核心价值的创新设计思维。4 core innovation design thinking这是我们自己起的名字,其实就是非官方的方法,应该是我们自己总结的,所以大家可以谨慎使用,如果有兴趣的可以用,但是我们自己觉得很好用。它是从一个设备不同点出发,去推产品的价值和产品的核心。大家又问了,你说这个有什么用。我直接想头脑风暴的方法,你这个就是差异点开始想有什么区别,和大家说说区别在哪。我告诉你一个,我要一个弯曲屏手机的设计,你告诉我场景应该是什么,你怎么想。其实你不知道怎么想,我也不知道怎么想。我要一个弯曲屏的手机,你觉得它应该干什么?你不是拍脑袋想嘛,头脑风暴不也是这样吗。但是你要用这种方法就不一样了,它是从核心差异化去推,核心的价值。因为核心差异化就容易了,弯曲屏的手机可以弯,可以直,它和它的对标设备有什么不同,这就好想了。和手机、PAD、笔记本有什么不同,你从不同开始想,它已经摆在那了,你就知道有什么不同了。如果你想它要干什么,你当然不知道,你得想。所以你就想想不同,把不同列出来,圆的屏幕,它不同的点就在于它接触你的身体,其他的设备都不接触你的身体,它的屏幕是圆的。它一直在外边,手机、PAD、笔记本都得装兜里或者包里,这个就是不同,其实还有很多不同。但是你会发现有些不同会导致有意义的东西,有些不同就不行。比如你说这个有什么特点呢?这个东西屏幕小,你说屏幕小是不是不同?是不同。但是屏幕小会有什么问题?它会有优势和劣势。屏幕小的优势,你可以说隐私好,我看见,别人看不见。但是它带来的劣势更大,因为它太小了,你的实用度很低,这导致了一边隐私好,一边大。随便想一想,它的劣势是抵不过它的优势,所以这种差异化就去掉。但是我们把差异化都想遍了,你会发现有些差异化就有价值,这些价值提供了核心的创新思维。

圆的屏幕可以怎么看?圆的屏幕有一个特点,哪个方向都可以看。手机行吗?(拿起手机)这样我怎么看,只能给你看。笔记本也不行,那它就有一个新的设计。从哪个角度可以做?我们再往后想哪个角度,这个有意思。我每次抬手,每个人抬手角度不一样,但是它是一个圈的屏幕,这个就好办了,我不管什么时候抬,它都对着我。这是不是这个产品的创新点。它就是呀。所以你看吧,这个动画不是特别好,但是它的整个设备都在动。实际上它的界面,你怎么动,它都对着你的脸,这个就不一样了。每次手机拿出来解锁,你看时间,不管你什么角度,它都对着你,最重要的信息你都可以看见。很有意思。

下一个,贴着你的身体。不管是普通的手机、PAD还是电脑都不可能一直贴着你的身体。但是这个东西,放在手腕上就会贴着你的身体,贴着身体就会怎么样?检测脉搏,判断你的运动更加精确,这个可以推出一些新的产品。说太多了就有点儿罗嗦,反正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一个差异化推核心价值的方法。Design Thinking后面还有,我就快速给大家过一遍。比如说这个装饰性,因为这个东西在外边露着,手机也得放兜里,其他东西放包里,但是这个东西始终在外面露着,在外面露着有什么好处?它就可以成为你装饰的一部分,你带一个什么颜色的包,它就和这个包一样。你今天出席什么活动,给你配一个色,很好用。

最后一个Glanceable,其实很多人做穿戴设备的得想清楚,穿戴设备非常追求的差异化以及非常重要的价值,其实是抬手即可见的,很多人意识不到,你做一个智能手表,你比手机强在哪,屏幕那么小。但是我觉得强就在于——快,它就在你的手边,拿起来就可以看,手机需要拿出来解锁按一下,这个东西抬手就可见,所以这是它的核心价值,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是对应它,你就可以做一些产品、界面,还可以翻过来快速回复,真的很好用的。这是我想给大家讲的设计思维,大家一定要记住设计方法告诉你怎么做,你跟设计方法做,做出来的就是一个设计,但那是60分的设计师,你在设计方法之前需要设计思维才能帮你做得更好,刚才就是一个例子。

讲了那么多,其实只讲了一点点,就是我们传统的设计流程里边,我们因为有了设计思维,所以把定义做得好一点点,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就是这个设计流程比较好记,每个都是D。discover-define-design-deliver-distribute发现,定义,设计、交互、传发,他是Google X,大家知道谷歌最神秘的那个部门,无人车、热气球、机械改造这个部门,他们用的基础方法就是这个方法。说回到流程,我们假设,我听Google X的人讲的时候,他们最重要的点就是最后那个,就是多了一个分发的环节,其实以后来说很多设计分发到了交付就完了,我都交付了还干什么,不就完了。为什么分发。就是因为创新产品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就像我们一样,我刚才给大家演示的那些产品,大家多不知道,听都没听说过,就说分发的不太好。因为大家拿在手里的产品不是你在商场可以买到的产品,而是你只能在发布会、新闻里面看到,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它的传播性很重要。如果你不它传播出去,你又卖不出去,你做它,意义一下子就变小了。所以从谷歌他们的方法里边特别强调分发,我觉得非常重要。如果大家以后做的工作和创新有关,我觉得大家就要注重这块。所以我们做了一个什么呢?分发有好多种方式。

问:什么叫分发?

发言:就是传播吧。

怎么传播好,传播效率高呢。你那么短的时间,在卖场里面买不到,你怎么让用户快速感知到呢?所以我们做的概念视频比一般的团队要多。对刚才的柔性屏的就做了一个视频。

(视频播放)

我们基本上是零成本做这些影片,我觉得做得还是挺好的,但不是我做的,其实是我们团队做的。它帮助大家的就是说你可以快速的传播。大体上就是刚才的例子,后面想给大家讲几点就是我说的最后一点,给大家的一些建议。

第一点老生常谈,要做T型的设计师,就是一专多能的设计师,你可以某一项很强,你可以视觉很强,动画很强,但是其他一定要有。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是以我的感觉,为什么要再次强调,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它真的很重要,很多人挺成功的都是因为这个。为什么它重要?第一点就是Connecting dots,如果大家听乔布斯的演讲,他在斯坦福的毕业典礼里面讲,你不管学什么东西,最后都要用的,你只能往后看,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发现你以前学的东西有用了,你不能觉得一个东西没有用,你不学它。你现在学一点东西,你都不知道未来会怎么用上它,但是它一定会被用上。他就说了这一点,这不是我说的,是乔布斯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这一点说的是什么?大家一定要保持一个学习的心态,不要停。因为你不知道你现在学的东西未来会有什么用,但是一定会用上,这个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是交叉带来创新,这一点其实就是T型设计师主要的方向,你考虑的问题,如果你是把一个事儿研究的很透也没用,你只能在透的上面做得很好。以前我们做设计比赛,我们做热水器,好的就是加一点香薰,加一点音乐,永远在设计师的圈里面跳。但是我工科背景的,我就不会这么想,我就会想热水器首先是水的比热很高,有很多能源。但是我洗澡的时候,我要什么热量吗?事实的情况人不需要吸收热量,因为人是恒温的,这个水溜过去,人并没有吸收热量。热量去哪了?全浪费了。怎么办?你应该有一个热交换的东西,所以我们就做了一个热交换。我们在2000年的比赛里面拿到了第一,它根本就不是一个设计师的思路,是一个工程师的思路。这是T type设计师的优势。

第三个就是为什么它很重要。大家以后工作里面学的越多,接触的越多,越会了解一个产品怎么成功的,影响一个产品成功的点非常多,所有的接触点都可以变成它的成功要素。你要了解所有接触点,你如果只是懂设计,你就只能懂设计的接触点,这一个接触点还不行呢,用户为什么要买一个东西,为甚要买?首先是听别人说,或者是电视上看到了,反正他第一次听到这个东西,就已经形成了这个东西的潜意识价值。他就觉得感兴趣,他就查。能不能马上查到,查到评价是不是好的,也形成了他的购买决策。真好就买,这个电商是不是很快,服务是不是够好,我拿到包装打开是不是这个感觉,甚至包装的味道都会影响你最后对于这个产品的评价。所有这些点都是需要被设计的,你都要去了解的。如果你是一个T type,所有点都知道怎么做,你自然可以站在很高的高度去想这个事情,你就可以真正影响产品的成功。否则你就是一个设计师。

第二大点,创新不等于差异化,我身在创新部门深有体会,大众对于创新的理解不像你做了很长时间创新的理解。它对于创新的理解,首先得不一样,因为你和他说,我们怎么不一样,他就觉得你的手机是一样的,因为它都是一个屏幕,底下一个按键。但是事实情况你会发现,真正的差异化很大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失败的。比如说谷歌推模块化手机,他也没有成功。以前俄罗斯的液晶键盘看起来多酷,没有成功。大家每天看概念车,很酷,大街上看不见,为什么?卖不成,因为你真正卖的话也不会卖的特别好。这就是差异化不等于成功,大众是这么以为的。

怎么做这个事儿。我的想法是两条路。要么你真正做差异化然后去传播,像我刚才那样,你不要指望它卖,但是传播的很好,大家觉得你很牛,就对企业产生价值。另外就是只能做微创新了。所谓的微创新就是大家看到的,比如现在最成功的产品,微信,face book,10亿多用户的产品,你看他们也明确的一眼看得出来的创新吗?至少从界面上看不到。其实真正成功的都是这些产品。再说苹果,大家都知道苹果还是一个创新引领者,尤其是前几年,指纹识别是不是创新?是。它够新吗?其实它不够新。在2011年的时候摩托罗拉就出了指纹识别的手机,没有任何声音。但是它的区别在哪呢?他们的指纹是放在上面,是那种传统的指纹,就是你要滑一下,他们为什么不成功吗?一方面有体验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就是他的技术没有过临界点,苹果最牛的地方在于他真的不做太多新的东西,至少步子迈的不是很大,他只做其他人做过,你仔细想苹果的产品,他那些技术都是别人做的,包括retina屏也不是他先出的。多点触碰也不是他出的,但是他特别牛的在于做临门一脚的事儿,小米也是这么做。他就是觉得你这个快成了,我再跟进,不会做很大的差异化。这样的企业反而成功的概率很大。

第三点,大家对待成功需要有一个敬畏的心态,这一点也是很重要。这个你在学校里面感觉不明显,为什么?学校里面大家都是想,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且手办工厂也为大家做了优化,差不多想出来也能够做得差不多,实际上这个东西一量产就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这是我们做过的最简单的一个产品,但是你会发现它比你想象中难太多了。他是一个孕妇手上,其实它就是一个普通手加一个辐射检测的模块。我们就想做个小细节,大家知道苹果笔记本的微孔,它会亮起来,但是你表面看不见。人家都做了,小米也做了,我们做一个呗。实际上你去找,深圳就只能两家可以做,而且做出来都没有苹果那个感觉。而且他告诉你了,虽然我能做,你这个我做不了。为什么?你这个东西是圆的,我夹不住。你是铝的,我一夹你就变形。你要是不锈钢,太硬呢,我一夹你太滑了,夹不住,而且你的表面是弯的,我在你切线垂直的方向给你打孔,法线方向,打不了,你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事儿没法儿做。后来打成了单孔,单孔首先就很难看了,但是我们也实现了功能。他说单孔可以做,但是还有一个防水问题,微孔进不去水,单孔进水,你防水没法儿弄,得注胶。行,那注吧。注胶也有问题,表面不干净,注完的胶抹不平,你想象不到的细节,看起来特别简单,但是他搞不定。一体化的外形,我们想做一个一体化的,发现其实做不了。比如说那个曲面,我们想做一个曲面发光的东西,就像这个大家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我们就把它做小就完了。但是实际上它做不了。为什么?一个是你要想弄匀,这个东西要有距离,我们里边是电池检测模块,它没法儿离那个有距离,结果放上去就是不匀。后来调了半天,调的差不多均了,觉得还行。但是它又出问题了,为什么?因为里边的白光是三个灯泡,就是红绿蓝,它就变成白光了。但是你可以知道一个曲面会到边缘的时候有折射,白光一折射,一圈成七彩的了,又没法儿要了,这个烦死了。就是你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他做不出来,折腾我们很久,最后也不是特别成功的案例。就和大家说做创新需要有一些敬畏心,其实没那么容易。

感谢大家来参加这个分享,谢谢大家(之后为QA环节)

more
Back